2月14日,"2023年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登上微博热搜。据统计,扩招幅度最大的省份扩招接近80%。同时,招录政策也体现了面向应届毕业生扩招、对应届硕博适度放宽年龄限制、支持人才到基层就业等特点。专家认为,通过扩招,可以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扩招是普遍趋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招录规模上看,各省在2023年扩招是普遍趋势。其中,甘肃省、云南省、广西省、内蒙古自治区4地扩招超过50%,扩招规模分别达79.7%、59.0%、55.2%、50.7%。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则呈现小幅扩招的趋势,比如江苏省,扩招比例超过13%,山东省扩招比例则为9.7%。
在岗位数量方面,以甘肃省为例,2022年,甘肃省招录公务员岗位数为1977个,而2023年岗位数为3629个,新增了1652个岗位。甘南州招考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受出生于1962年-1963年的公务员‘退休高峰期’影响,各个单位报上来的岗位有明显增加。如甘南州今年共招136个岗位、共157人,较去年多招近60人。"
不过,尽管甘肃省今年扩招幅度接近80%,但从实际招录规模来看,人数并不多。据当地招录相关公告,2023年甘肃省计划招录人数达4249名,而相比之下,广东省2023年计划招录公务员18258名,湖北省计划招录公务员11268名,江苏省则计划招录公务员9272名。
公务员招录计划也体现了各地的财政实力。据2022年各地财政数据,广东省2022年财政收入为13279.73亿元,排在第一位,是仅有的财政收入超过万亿的省区市。江苏省则紧随其后,2022年的财政收入为9258.9亿元。
不过,2023年,也有陕西省、上海市、四川省、湖南省、吉林省等地缩招,其中陕西省、上海市缩招幅度较小,基本与去年持平。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冮树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结构来看,存在着进一步优化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的现实需要。公务员扩招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与支撑。从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来看,部分政府基层管理部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和适应性。通过公务员扩招,可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政府活力和工作效能,提升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为何选择体制内就业
在招录政策方面,多地省考面向应届毕业生扩招的特征较为明显。例如,湖北省安排4406个计划专门招录2023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80%以上的职位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报考;山东省的招录计划专门设置应届毕业生定向招录计划1921个,比2022年度增加573个。
此外,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湖北省、浙江省等地还明确了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3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
最近两年,高校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业比例增加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的问卷调查,2021年到体制内单位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达到49.3%。
冮树革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规模庞大,在人才求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同时,伴随市场主体的变化,也使当代高校毕业生问题面临新的情势。高校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业的本质是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下所展现出来的职业选择、职业理想和职业评价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时,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看,高校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业存在比较突出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对于体制内就业,在职业评价、职业前景和职业认同等方面更占优势,导致高校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业的趋势趋于明显。需要从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双向维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的社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持续推进教育、卫生、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建设事业,为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冮树革说。
该不该放宽年龄限制
在专业和年龄限制方面,河南省2023年共计划录用公务员9134人,其中34%的职位不限制专业、98%的职位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且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的报考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公务员招录能否放宽年龄限制?2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在回应网友相关问题时称,按照《安徽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相关规定,安徽省报考公务员年龄条件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不过,部分岗位有特殊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招聘年龄;高层次人才引进年龄设置较宽,具体由各引进单位结合实际确定。
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国庆认为,选拔公务员应该以能力和品德为要件,35岁以上的人群里,也会有具有丰富阅历、资深管理经验的人才,如果身体状况合适岗位要求,仍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情况持续,而随着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可以适时考虑整体放宽报考年龄,让少部分有能力的大龄人员也能够有机会从事公共服务职业。"杨国庆说。
平衡人才供需
2022年毕业季,一些名校硕士、博士生扎堆进入县城、进入体制内基层岗位的现象曾引发讨论。2023年,不少省区市招录公告也持续推出支持各类人才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
云南省等地提出,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招考职位,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山东省计划招录县级以下机关公务员共5919名,占全省招录计划的78.7%,江苏省也将全省78%的录用计划设置在县乡一线,继续向县乡基层招录机关补充力量;湖北省则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退役士兵等638名,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同时,多个地级市、县城也纷纷推出了硕博人才引进计划。如根据2月10日湖北省荆门市招硕引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公告,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工作满一年后分别给予15万元、6万元人才津贴,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硕博人才在荆门中心城区首次购买唯一新建商品房,一次性给予博士10万元、硕士6万元购房补贴;浙江省平阳县则提出,对于引进的博士,给予学位补贴25万元,分五年发放,但未满五年服务期调离平阳的,需全额退还学位补贴。
冮树革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但是整个人才队伍存在着突出的不均衡性问题。特别是基层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比较强烈和迫切。在边远落后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经济社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注重基层基础治理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导向,鼓励人才到基层就业,体现和回应了这种政策导向和发展大势要求。当前和未来,在鼓励人才到基层就业的同时,需要努力完善和优化相关的人才政策和社会政策,构建和打造人才流动的社会通道,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公平的外部环境,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职业梦想。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