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读书可以多一些选择”,这当然无可厚非。在绝大多数人心里,这里的“读书”不单指学知识学技术,更多的是指向考上大学、考上好的大学、读研等。
可对很多学生来说,通往大学、“211”“985”的路荆棘丛生,他们一不留神就会掉队,甚至有人会被弄得遍体鳞伤。现在很多地方的普高升学率只有50%左右,一些省份每年高考本科率也只有45%左右,“双一流”大学录取的学生也是有限的。还有,现在学生压力比较大,他们一到高中就像被上了发条,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朝着“大学”跑步前进。一旦跑不到目的地,他们就有可能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否定的境地。
(资料图片)
重本变专科,男孩高考失利后崩溃有这样一个男生,他很懂事,很努力,高中成绩一直很优秀。按照平时的成绩正常发挥,他是可以考上一所重点本科大学的,老师和家长也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高考之前,他有些忐忑,也充满了期待。
在等待高考成绩的那些日子,他也常常烦躁不安,内心非常焦虑。成绩公布后,他知道自己的重点大学梦破碎了,那个分数只能上个专科。想起父母的辛劳付出,他觉得很愧疚,也经常自责,他可能还想起了曾经意气风发的畅想,想起了那些为高考拼搏的点点滴滴,他就这样整天活在痛苦中。
他的精神逐渐异常,他有时自言自语,有时一个人发呆很久,有时疯狂背课文背公式,家长心疼得不得了。
现在他在医院接受治疗。据医生反映,他每天会不停地背英语单词,常常自说自话。在一段视频中,他先是面对窗户坐着,两手抓着防护栏杆,静静地看着外面,然后突然举起双臂,站起来大声背出了一个英语单词“abandon”,那个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据说“abandon”是单词表上的第一个单词,意思是“放弃”。
重本一般要500多分,而他连本科线都没达到,有人不相信重本能变专科,怀疑他平时的成绩都是“抄袭”来的,而且他一张口就是“abandon”,那高考应该不是没发挥好,而是根本没学。
事实上,他高考缺考了。考第一场语文时,他做得很不顺利,出了考场后特别沮丧,觉得自己发挥失常,后来越想越焦虑,这就直接影响了后面几科的考试,最后他没有坚持考完所有科目。
他的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是关于考试的。学生认为自己前面的科目没有考好,尤其是认为语文没有考好,就开始灰心失望,这完全没有必要。语文试卷上有很多主观题,你认为自己作文审题不准、阅读题做得不好,其实最后不一定得分很低,要放平心态,好好准备考下一场。
其次是关于高考的。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很重要,但人生不止这一次考试,人生中也还有很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便高考摔了一跤,也还是要有站起来重新追赶的信心。
还有就是关于家庭。
据统计,我国有10%的孩子有抑郁症,而这里面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学习压力较大造成的。压力来自哪里?一部分来自学生自己,一部分来自外界,比如家庭。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善于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就和他们沟通不了了,只会以成绩来衡量他们是否听话懂事、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很不好。
这个河南女孩只有12岁,她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因为她从小就没有了妈妈,而父亲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她关心她。她的心就慢慢荒芜了。
储殷教授站在家长的角度说过:不要把孩子跟不是一般人的人比较,不要对孩子抱有不是一般人的期待,孩子会很累的。有时候,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高考高分之间,父母应该好好思考和权衡。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撑,一定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现在有很多父母开始反思教育的问题,有了抽身而出的视角,这是好现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松对孩子学习方面的要求,而是学会用心对待孩子。
一位普通的家长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培养高分孩子,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想、健康人格、规则意识等,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最后,把刘擎教授说的话送给那位同学以及所有的家长和学子:竞争是有意义的,但它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尤其不该成为孩子成长的全部。
你怎么看待目前的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