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嘉高学生陈勇。
日前,2022年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成绩单公布,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陈勇“梅开二度”,再次获一等奖。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在奥赛中拔得头筹,打破了该赛事奖项由上海几所头部高中垄断的现状。
(资料图片)
陈勇的出现,让上师嘉高校长李元颇感惊喜,也带来了他的思考——这所高中男生比例高、偏科生较多,陈勇的培养之路可以复制吗?可以从中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吗?
“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录取平均分数也许不及顶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但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潜力都不错,尤其是一些学生对于某些学科的兴趣和能力未必比头部高中的学生弱。”李元告诉记者,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让更多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挖掘更多可能,这才是高中学校育人的意义所在。
“区重点”如何走出两次奥赛一等奖学生?
上师嘉高化学教师罗美玲,是挖掘陈勇在化学学科上潜力的“伯乐”。陈勇中考的分数不算太高,但是在高一的一次化学月考中收获了满分,这让他对化学学习兴趣暴涨。罗美玲发现后,便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主动在课后为陈勇解答疑惑。
在罗美玲的鼓励下,陈勇鼓起勇气报名化学竞赛。起初,包括陈勇在内的不少同学都有点疑惑:“老师,这类竞赛的奖项总是被名校学生包揽,我们学校的同学能行吗?”每当此时,罗美玲总是信心满满:“谁说只有名校学生才能参加奥赛?哪怕没有获奖,你们只要有兴趣都一定要试试。”
在李元看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需要老师及时发现、保护、点燃。“如果老师觉得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去竞赛,最后对考大学也没什么帮助,可能就劝退学生了。但是当老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而不只是高考成绩,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充分发掘。”
陈勇把碎片化的时间统筹起来,全部投入在喜欢的化学学科上。由于家住江桥,他每天坐班车往返家校就要花两小时,路上时间,他全部用来自学《普通化学原理》和《基础有机化学》。高一还没结束,他就“啃”完了大学一、二年级的化学教材。高二时,他又先后自学了《无机化学》《结构化学基础》《中级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大学化学课程。“我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班,出于兴趣的自学,可能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吧。”与印象中的理工男不同,陈勇开朗自信,侃侃而谈。
正因为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陈勇学习效率很高。对理科的公式和规律,他都习惯自己先推导一遍,“知其所以然”,再用到其他题目的解题过程中。陈勇举例说,《基础有机化学》中会学到很多化学反应,经常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果不了解背后的原理和科学家做实验的故事,只能死记硬背反应式。只有转换思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才能事半功倍。
高二起,学校对像陈勇一样有特长的学生实施“双导师制”——除罗美玲外,学校还聘请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张昉教授担任陈勇的校外导师。“我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前往上师大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请教张教授。”陈勇说,这让他在化学学习上“更有底气”了。
如今,陈勇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快乐:“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原有问题被解决,但新的问题又产生。我喜欢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反应现象或客观事实背后的本质,这也是我学习化学的动力。”
学会赏识,让“翘脚”考生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
陈勇的学科特长十分明显:理科成绩突出。在进入高中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偏科”,英语和语文成绩并不理想,他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学习英语”。为此,罗美玲在指导他化学竞赛之余,还常常抓着陈勇背英语单词。慢慢地,陈勇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在提升。
“两次竞赛获奖后,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罗美玲说,“有了自信心,也有把其他薄弱学科成绩补上来的那股子劲头。”
陈勇的获奖,让李元感触很深,也看到了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更多可能。“门门成绩都好的学生,早就考入了头部高中。”李元说,“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学生很多存在成绩‘翘脚’的情况,但他们仍有自我实现的机会。”
李元认为,所谓好学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偏科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也许是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育人的突破点。为此,他提出“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科技、文体活动,为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条件。
李元告诉记者,像陈勇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当他们在兴趣爱好上获得成就、得到肯定后,必定会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短板得到弥补,从而实现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在这种理念下,上师嘉高看到了学生发生积极变化——从去年起,学校先后有30多名参与无人机社团的学生在全国、全市无人机比赛中获奖;在第四届上海地区数学建模联校活动中,学校高二和高一年级组参赛团队也分别斩获特等奖提名和一等奖。令人振奋的是,指导教师发现,这些获奖学生在学科成绩上也有明显提升。
作者:张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受访学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