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小学时成绩挺好的,升入初中后就不行了?
这其实和长跑是一个道理:一开始跑得快,不见得就能赢。想笑到最后,必须拼耐力。
学习也是需要耐力的。没有耐力,后劲不足,随着学科难度的逐渐提升,就会越来越跟不上节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那些学习自主性好,越学越有劲的孩子,他们的身上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有韧性。
美国儿科协会博士肯尼斯·金斯伯格曾经说过:“世界并不完美,孩子需要一颗更有弹性的心。”
一个有韧性的孩子会对挫折有更强的抵抗力,遇到挫折能反弹,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仔细观察这些孩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来自这样3种家庭。
父母情绪稳定的家庭
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其实是父母逼出来的。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单亲妈妈,离异后独自带孩子,孩子也很争气,成绩一直都不错。
但是婚姻的失败给这位妈妈留下了不小的创伤,因为缺乏安全感,她便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苛。
随着年级的提升,孩子的成绩渐渐变得不稳定起来,而随之一起不稳定的,是这位妈妈的情绪。
每次只要没考好,妈妈便会严厉地斥责孩子,甚至还会说很多丧气的话,比如:没希望了,妈妈指望不上你了,就这样吧。
渐渐地,孩子出现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没考好,会惹妈妈生气。
在这种心理阴影的干扰下,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并最终对学习产生了抗拒心理。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安全感的缺失。
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进而变得谨小慎微。
时常担惊受怕的生活,让他们习惯了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应对父母的情绪上,哪还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情绪稳定,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只有我们收住自己的坏脾气,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以赴地向前冲刺。
别做拖后腿的爸妈,请时刻保持情绪稳定!
父母经常陪孩子玩闹的家庭
有一次,一位做老师的朋友告诉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她发现了一个规律:
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大多和父母的关系都比较融洽。
这些父母的共情力通常都比较强,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白孩子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愿意和孩子聊到一块,玩到一块。
很赞同这位朋友的说法。
很多家长热衷于通过“鸡娃”的方式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会变得冷漠无情。
这样的逼迫,短期内或许能有一点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收效甚微的,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因为学习是需要自觉的,只有孩子自己愿意去学,才能产生持久的动力。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而培养自驱力的第一步,就是从小给孩子一个足够自由的成长环境。
“足够自由”并非“一味放纵”,而是指父母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给足他必要的成长空间。
父母永远不要企图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孩子,靠近孩子,多陪孩子玩闹,让孩子的身、心、灵都能得到爱的滋养。
事实证明,在这种自由、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态更乐观,目标更明确,他们的学习后劲往往也更足。
父母上进爱学习的家庭
曾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特别自觉,作业从来不用催,别人家担心的手机问题,她也没有遇到过。
我便向她请教一些心得。
她说其实自己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从有孩子那一天起,她和先生达成了一个默契:每天下班回到家,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一起静静地看看书。
为此,这些年来他们买了不少书,家里的书柜都早已填得满满当当。
她们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书香”氛围里长大的,从很小的时候就围在她们身边要书看。
别人家的孩子吵着嚷着要玩手机,但她们家的孩子,给一本书就能安静下来。
不得不感叹,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
尤其是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自然也对孩子最有影响力。
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白纸,没有谁天生爱看书,也没有谁天生爱玩手机的,都是后天的影响。
而这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父母爱看书,爱学习,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有比较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后劲,通常都会比别的孩子更强。
家庭是孩子最大的能量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能量源。
当父母有了稳定的情绪,能够给出爱的陪伴,能够提供榜样的力量,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能源源不断地积蓄起能量。
一旦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便能全力以赴,无畏无惧!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爱读书的人。晓敏青春说推出“365天共读计划”,由晓敏老师亲自带读,1年精读30本好书,提升学习动力,开阔人生视野,提升生命质量。我们期待你的加入,一起将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长按/扫码了解详情
豆瓣9.1分,这部神仙综艺一定要带上孩子一起看
对老公和孩子感到失望,其实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