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长达10分钟报道,一场颠覆式的教育革命已经到来 世界热头条
来源:手机网易网 发布时间:2023-06-18 06:09:48

者丨李宇欣 殷建

今年高考结束后,“数学难”的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

不少家长对此表示看不懂,“不是说好了‘双减’吗?为啥考生们还觉得数学更难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你到现在还认为“双减”就是等于可以躺平了一起吃教育的大锅饭,那说明你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教育重大变革还一无所知。

5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在当天的头条,用了足足10分钟,全面报道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相关规划和方向。

图据《央视新闻》

诸多关键词中,有这样几句非常值得注意:

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什么是教育功利化?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从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们必须承认,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的确为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选拔出了相当多的优秀人才。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我国也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这说明,我们以前走的路,是正确的。

但是,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中国未来的目标,要完成的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因此,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就成为了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未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未来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新闻联播》里说得非常明确: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就能理解为什么高考的选拔方式越来越多元了?

比如,清华有“丘成桐班”,北大有“数学英才班”,中科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都开设了“少年班”。一旦学生能够凭借特长入选这些班型,就能得到高考分数的优惠,部分高校甚至直接免去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可以一路读到硕博阶段。

就在今年4月,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最新动态。全国18所中学被授牌“丘成桐少年班”,四川唯一入选的是成都七中。6月1日,丘成桐少年班也已经公开出现在了成都七中(林荫校区)2023年的高中招生计划中,面向四川全省招生,总共15人。成都市教育考试院在6月17日公示2023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计划(新增部分),成都市树德中学也将开设丘成桐少年班,总计15名,面向全省招生。

被授牌“丘成桐少年班”的18所中学

注意,开设在全国18所中学的“丘成桐少年班”,是面向初中招生。换句话说,如果说以前的高校主要还是面向高中招录人才,那么,现在的部分顶尖高校,已经通过创新班型或者是和高中合作办学的形式,把人才选拔进一步下探到了初中。

对此,有家长认为,高校招生在中学里的一再下探,这是否在鼓励超前学习?这是要把高考选拔卷到小学和初中的节奏吗?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就谬之远矣。因为,这样做的目的,不但不是鼓励大家去卷分数,反而恰恰是要把那些真正有热爱、有兴趣、有天赋、有特长的孩子,从应试教育中捞出来。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多元的升学渠道,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们高中三年以前在干什么?他们可能在被迫地刷题、应试,最后虽然可能在高考中取得了一个好分数,但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创新能力,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所以,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五大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创新班型正在成为高校招录人才越来越重要的通道之一。

图据电影《少年班》

也许有人会想,我的孩子似乎没有什么特长与天赋。那我就继续走刷题应试的路子,争取在高考中获得一个高分从而进入大学。

那你可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趋势,现在的中高考已经不再是靠机械刷题就可以制胜的了。

比如刚刚结束的2023年成都中考语文科目,作文题目是从2008年到2023年中,任选一年,你会回到哪一年。多位老师在点评题目时都提到,这个作文题目,“有些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典型的开放式、反押题、反套路。

而且,不仅仅是成都中考,包括今年的四川高考,各个科目的试题,无一例外都在旗帜鲜明地持续反套路、反机械刷题、反死记硬背,更加注重开放性,灵活性,思辨性、学理性、探究性、实践性。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高校在创新班型的选拔中,除了传统的卷面考试,普遍还有一个考核流程:临时给学生们一个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个知识点解决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现学现用”。

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考试形式的变化,背后却是极为深刻的人才选拔底层逻辑之变:

所谓创新型人才,比的不是机械应试,更不是知识储备,而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家长依然困惑:该如何看待义务教育段的“双减”?为何小学一二年级又不做作业也不考试了?

这就要说到教育的另一个底层逻辑:立德树人

我们注意看,立德,树人,四个字,没有一个字与考试有关。简单来说,义务教育不是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而是要打磨好一个人的底色。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保护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而不是把他们统一培养成流水线上的应试机器。

与此呼应的是教育部在6月6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五大任务和十四项具体部署,时间是规划到了2027年。这也基本明确了未来五年基础教育的改革深化方向和目标。

教育部官网截图

五大任务中,“教育评价牵引行动”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是教育评价?像高考这样的考试,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评价。但现在,评价手段要持续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明确信号。

所以,有些真相可能会戳心,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考试

那这是否意味着没有特长、不会考试的孩子未来就没有出路了呢?当然也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非是人均学历都要达到硕士博士,而是既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也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图源中华全国学联

因此,无论是教育的参与者,还是教育的接受者,都应该深刻领会到这场教育变革背后的深层含义:教育既是民生,也是国计,既要公平普惠,也要高质量和创新发展

如果说得再大白话一些,作为家长,在今天,当你在考察和选择某一所学校时,如果某个学校对自己的创新培养能力只字不谈,反而只是夸夸其谈升学率和重点率,你其实更应该警惕,而不是心动。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青萍之末,还是微澜之间,无一不在昭告:时代的潮水,早就已经有了新的奔流方向。

标签: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长达10分钟报道,一场颠覆式的教育革

记者丨李宇欣殷建今年高考结束后,“数学难”的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不更多

2023-06-18 06:09:48

今日讯!坐着轮椅毕业的复旦博士生:热爱数学,在

郑智源6月16日,复旦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毕更多

2023-06-18 05:56:25

事业单位面试,差9分依然逆袭成功,我做对了什么

事业单位的面试有幸通过,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拿上来给大家交流一下,互通更多

2023-06-18 06:12:48

北京高考25日中午前发榜!数学已有满分,作文尚无

今年北京高考评卷工作已于6月8日开始,预计24日结束。6月16日,高考评更多

2023-06-16 20:10:18

天天即时看!这是一份用ChatGPT填报的志愿,美到

“没想过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但它似乎真的来了。”2023是名副其实的AI更多

2023-06-16 10:54:27

成都中考再次证明:爱看新闻的孩子,真的有优势

记者丨沙西雪儿尹可然6月14日,成都2023年中考落下帷幕,同时,成都市更多

2023-06-16 10:05:38

新通知,中小学将迎来“522学制”,7月1日起开始

国家教育部门在当下的教育资源逐步推出的素质教育,则是强调学生个人发更多

2023-06-16 10:10:15

事关中考,南京重要提醒! 天天观察

来源:南京发布2023年中考将于本周末6月17日、18日举行南京市共有考生6更多

2023-06-16 10:07:17

高考阅卷现场传来新消息!_环球快讯

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安徽高考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刚刚消息传来全部更多

2023-06-16 10:11:26

上海中考期间天气预报出炉!18-19日降水较为集中

来源:上海发布中考2023年上海中考期间,18-19日降水较为集中,并可能更多

2023-06-16 09: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