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男子在约45秒内,对妻子边骂边煽耳光,一下又一下,妻子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还吐了血。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妻子的背后,还躲着一个一脸木然的正打量父母的孩子。他没有喊也没有闹,只是呆呆地看着爸爸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向妈妈。
(资料图)
这样的场景,在孩子的生活中怕是已经司空见惯。
1983年,9岁的法国女孩Chloé Delaume,在出门准备和祖父度假之前,亲眼目睹父亲开枪打死了母亲,接着父亲又把枪口对准了女儿,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将枪口转向了自己……Chloé Delaume成为了一名孤儿。
公益短片《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中,真实地反映了目睹家暴后,孩子的精神状态:场景回现、失眠、遗尿、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障碍、社交恐惧症、发育迟缓、自闭等。
据统计,60%在家庭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是母亲被杀,概率高达100%。
网红博主宇芽在电梯里遭遇强行拖拽的视频让人触目惊心;陕西一高管发疯似的殴打妻子;一个父亲,只因女儿买奶茶回家晚,当街暴打女儿;更有父亲因为办不了电话卡,家暴33岁女儿……
网络这个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家暴”场景。而且,这些还只是最为表象和明显的暴力行为,也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家暴行为。
但家暴,真的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它往往是多层模式的叠加,甚至是更隐秘。
比如用言辞威胁、诽谤谩骂、嘲讽侮辱的精神暴力,用物或身体强迫对方发生关系的性暴力,有用财产决定权和使用权来控制受害者的经济,用孩子威胁对方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都是家暴。
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据统计,中国大约1/3家庭,会发生家暴事件。家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创伤。特别是孩子,“家暴后遗症”会影响孩子一生。
长期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懦弱、恃强凌弱,甚至自杀,还有的会沿袭暴力来解决问题,在成年后出现吸毒、酗酒、自残、犯罪的概率都会比正常度过童年的孩子高很多。
有部纪录片叫《镜子》,男主人公是一个叫泽清的14岁问题少年。这样的年纪,本应该在校园里学习知识、与同学欢声笑语……
但他却辍学在家、整天与网络游戏为伴,并且经常打骂自己的母亲。而原因,他说因为“大人都这样说话刺耳,而且还经常家暴我。”
《超级演说家》中的顾春红,从小就在爸爸打妈妈的环境中长大,自懂事以后,她的理想就是逃离这个家。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顾春红第一时间把户口迁了出去,但家可以不回,父母可以不见,“家暴的后遗症”却深深烙在她的骨子里,影响着她的性格,提醒着她曾经有一个那样的家,她不配拥有一切的美好。
所以她学不会如何和别人相处,不知道该怎么跟人沟通。在她看来,这个世界对她充满了恶意。
心理学者武志红说“幼年或少年时期造成的情感缺失性伤害,将是永久性的。”被家暴伤害的孩子,很多终其一生都在与童年的不幸遭遇相抗衡,活得也更累,更难。
所以,不想孩子以后生活在阴影里,不想孩子用一辈子去治疗同年的创伤,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这3点:
第一,明确告诉孩子“暴力”是不对的 。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要遏止家暴带来的“后遗症”,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就一定要明确、严肃告诉孩子:家暴是不对的,是犯罪行为。
在他形成三观前,传递正确的是非观,才能让他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时,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第二,跟孩子强调“不是你的错”。
孩子目睹家暴后,很容易产生负罪感,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认为是自己不乖,所有才惹父母生气。
所以,“不是你的错”的告知,就是对遭遇伤害中的孩子的一种保护,也是将他带出“家暴后遗症”的救赎。
第三,关注被虐儿童的心理健康。
竭尽所能保护孩子远离“暴力”现场。避免孩子在遭遇虐待后,患上PTSD(创伤性应激障碍)。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入睡困难、反复噩梦、思维混乱等异常行为,甚至有自残等倾向,就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干预治疗。
但愿每一个家庭都没有暴力相加的丑陋,再没有孩子痛苦的眼泪,唯有爱,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