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事通!人教版《牛郎织女》:部分内容或误导学生,入选语文教材是否合适
来源:手机网易网 发布时间:2022-11-14 09:49:11

近期,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被指存在重大问题,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大家也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人教版语文课本,但发现并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都比较精美,既富有美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不过,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些课文内容以及推荐读物却存在问题。如五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牛郎织女》,便存在一些或许会误导学生的情节。小新曾多次讲过这篇课文,好几次碰到学生提出非常尴尬的问题。相关的课外推荐读物,也跟课文一样。

《牛郎织女》与《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合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资料图】

在传承文化方面,语文教科书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曾表示:力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融入到教科书当中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也不是所有著名的民间故事都适合小学生阅读。

就“牛郎织女”故事来说,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演变,故事存在诸多不同的版本,并非所有的版本都适合出现在小学课本中。如今出现在课本中的,恰恰便是一个容易引起学生误会的版本,尽管它是由著名作家叶圣陶整理改编的。

在叶圣陶整理的版本中,出现了牛郎在老牛的教唆下偷织女衣服、在湖边窥视仙女戏水等情节。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老牛对牛郎说:

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戏水。她们的纱衣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织女的“纱衣”富有象征意义。“纱衣”象征着“旧皮”,如蚕茧一般,既维系着她在天上稳定的生活,又时刻束缚着她。牛郎偷纱衣,意味着帮助织女过上自由的生活。

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无法理解这层深意,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去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民间故事要求的是读懂故事情节,能够创造性复述故事,并且对略写的情节展开想象。那么,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觉得老牛在教牛郎偷衣服,偷了衣服就会有一个仙女当妻子。

紧接着,牛郎就偷衣服去了。他按照老牛的指示,翻山越岭来到湖边,课文中随之出现了如下描写:

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着声音看,果然有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戏水。他沿着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着好些纱衣,花花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段描写或许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这个单元的学习要素之一是让学生对相关内容展开想象。如果对这段描写加以想象,画面无疑非常不堪。

之后,织女因为找不到衣服,无法跟姐妹们一起回到天上。牛郎便双手托着纱衣,把纱衣交给织女。织女的衣服还在牛郎手中,那么她身上穿的必定很少或是根本没穿。要不然,她为何不跟姐妹们一起回到天上?小新教这篇课文之时,就有学生提出过这样的尴尬问题。

就算学生没有被故事情节误导,这篇课文在价值观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穷小伙牛郎通过偷衣服得到天上的仙女,这其实不是浪漫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古代文人的幻想。

在中国古代文人意识深处存在一种“奔女情结”,他们一方面希望女人三从四德、屈服于封建礼教,另一方面又希望有美丽多情的女人对他们投怀送抱。美人总归要配英雄,于是便出现了美人落难英雄相救的情节。

这对女人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凭什么女人就要落难,就需要得到男人的拯救?这不过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对女性进行的一种扭曲,使女性更加屈从于男性,甚至对自身的存在形成误解。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奔女情结”与“英雄美人”构成了典型的爱情叙事模式,看似和谐,但实际上是建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之上。

牛郎因偷织女衣服而得到织女,其实也属于“英雄美人”的故事。只不过牛郎既是英雄,也是坏人。牛郎先是使坏偷掉了织女的衣服,使织女落难。之后,牛郎又以英雄的形象出现,将衣服还给织女,使织女得到拯救。

如果织女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会像课文中一样心平气和地跟牛郎交谈吗?难道她不应该感到气愤吗?难道她会被牛郎以这种流氓方式俘获芳心?

事实上,在晚清之前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并不存在牛郎偷衣服与偷窥仙女洗澡的情节。牛郎织女的故事成形于两汉魏晋,南梁(502年-557年)殷芸《小说》中记载: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个早期故事版本中出现了男耕女织、夫妻分离、一年一会等因素,给后世文人留下了极大的遐想空间。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故事情节不断丰富,但一直没有出现牛郎偷衣服的情节。直到清末,牛郎织女故事中才出现偷衣情节。1910出版的石印本《牛郎织女传》的故事梗概如下:

牛郎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神仙,牛郎因与织女相恋被贬到人间,备受嫂子虐待,后来经太白金星点化而返回天庭。在织女洗澡之时,牛郎偷衣与织女相认,两人成为夫妻。最后被天帝惩罚分离,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在京剧《天河配》中,牛郎则不是天上的神仙,只是一个农家小伙,在牛仙的帮助下偷衣逼嫁,之后被王母拆开,一年一次渡河相见。

后来,叶圣陶又在清末版本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牛郎不受哥哥嫂嫂待见,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指导下偷走了织女的衣裳,与织女结为夫妻。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后,织女被王母抓回天上。最后,牛郎织女在每年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

叶圣陶改编的故事情节完整、文笔优美,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但坏在写牛郎偷衣逼婚以及偷窥仙女戏水。

事实上,在2001年审定人教版语文教材时,仙女在湖中戏水便被改成了“在湖边嬉戏”,牛郎偷衣使织女无法回到天上则被删去,改成了织女“离开伙伴,向树林中走来”。织女和牛郎相遇,也就变成了一次偶遇。虽然失去了传奇色彩,情节也不太连贯,但好在单纯健康。

其实,要让情节连贯而富有传奇色彩也不难,比如可以改成:织女在人间游玩的过程中将宝物遗失在人间,如果回到天上便会遭受责罚,因此没敢跟姐妹们一起回去;牛郎在老牛的指导下帮织女找回了宝物,但此时织女已经错过了返回天上的时间,便留在了人间。

也可以改成:织女洗水后不想返回天庭,便离开伙伴独自走向树林。忽然,丛林中蹦出一只猛兽或几个强盗,把织女吓得花容失色。就在这个时候,牛郎挺身而出帮助织女脱险。这虽然还有英雄美女故事之嫌,但前提是织女本身想得到自由,并且也大胆地选择留在人间。

总之,课本中的牛郎故事实在不宜出现偷衣和偷窥情节。不然不仅会破坏牛郎的正面形象,还容易引导学生想入非非,无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课本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课本中的爱情应当是真诚、纯洁的。

小新建议教材编写者重视以上问题,去除不适宜的情节,使牛郎织女故事变得更加单纯美好。很多文章入选课本其实都经过了删改,为的就是更加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牛郎织女故事为何不呢?

标签: 牛郎织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全球百事通!人教版《牛郎织女》:部分内容或误导

近期,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被指存在重大问题,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大家也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更多

2022-11-14 09:49:11

全球信息:老师神操作,“反向签到”抓逃课,网友

当学生,和老师永远都是在斗智斗勇当中。特别是逃课的孩子!以前上大学,逃课的学生都会让去上课的...更多

2022-11-14 09:53:39

每日看点!钱学森出的考试题有多难?开卷找不到答

这是什么考试?当场考晕2名学生95%不及格!这就是作为老师的钱学森的考试而且还是开卷考试讲义、笔...更多

2022-11-14 09:57:41

【世界聚看点】草稿纸用掉三百多张,他们拿下数学

极目新闻记者张裕通讯员张丽胡静在极端条件下,通讯站之间如何传输数据?光是草稿纸他们就用了几十...更多

2022-11-14 10:07:30

世界速读:取消中小学英语主科地位,政协委员提议

英语一直以来作为学生的三大主科之一,有着经久不衰的地位,英语的存在也是与时俱进,国家的进步和...更多

2022-11-14 09:54:15

【全球时快讯】抄作业!北工大为留学生公寓每周换

各个高校赶紧来抄作业了,“211”高校北工大为留学生公寓提供换一次床单,还为部分宿舍提供两天一次...更多

2022-11-13 09:44:50

全球速读:高中生自创“楔形字体”,没有一笔是弯

正文字数:11379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俗话说,字如其人,这不是全无道理的,一个人的字往往能反映出...更多

2022-11-13 09:48:58

环球微动态丨长大后“没本事”的孩子,吃饭大多有

俗话说得好,孩子三岁看到老,其实孩子能长成什么样与家长的教育是离不开的,只有家长从小培养孩子...更多

2022-11-13 09:45:53

当前头条:安徽再添一所高校:投资30亿可容纳2000

安徽再添一座高校:投资超30亿可容纳20000名学生,这座城市有福了!在近些年来,我国各大省份各大地...更多

2022-11-13 10:04:06

天天观察:真正毁掉孩子的并不是手机,而是爸妈挂

小李说,自己能考上北大,靠的不全是聪明,更多亏了爸妈的正确引导。小李是个女孩子,在高三那年,...更多

2022-11-13 09:54:54